找到相关内容662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白云老禅师著作:休庵随笔

    每一蕴起四种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未来、以及现在三世而言,则成六十见;复以断、常二见为根本,则总成六十二见。  所说每一蕴起四种见,依五蕴中如计色大我小,在色中是第一种见。(识神)计大色小...,无不通达圆明。  四、有大功德无能胜:谓如来于无量劫,常修出世间心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之心,而能成就无上大菩提心。  五、有大名闻遍十方:谓如来能具十力、四无所畏、及常乐净之德,大千世界,...

    白云老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1263000.html
  • 佛教的心理学

    视为,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天到晚都生活在自我感觉之中。   末那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作用,把阿赖耶识错误地执以为。第二种作用,是与四种...不变的内涵。从这个意义讲,佛教否定灵魂,否定神。   2、心的活动是复合的作用   以西方的某些宗教和哲学来看,认为心的一切活动都是灵魂的作用,这就是一种单一作用的认识。佛教认为心的活动是由许多...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2463005.html
  • 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

    ,继之而起的佛性—如来藏说便在般若学否定万法真实性的基础上,转向对解脱成佛主体的肯定。但这种肯定比较偏重本净的心性,对“客尘所染”则缺乏说明,且有较浓厚的印度论...空,以空显有;中国禅宗就更是典型的佛性论者,是有宗而不是空宗。然依之见,即便是在印度佛教中,空有两大系的思想也不是截然对立的。早期印度佛教般若学以诸法性空来发挥“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4363734.html
  • 《大乘起信论》述评

    有影响。  《起信论》中特别引起研究者注意的,是它对于“人见”的批判。“人见”是主张有一永恒自主之存在的观点,它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灵魂不死、意志自由、天神创世等方面的问题。《起信论》把“人见”...,带有明显的“神明”、“’’的性能,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真实识知义”、“常乐净义”、“清凉不变自在义”等就是。在这里,“”是核心,有了“”,就有自体的常恒永存,自在变现,欢迎无穷;...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5563746.html
  • 禅与石窟艺术的盛衰

    采用的一种修习方式。“禅”是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其渊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中的瑜伽。 “瑜伽”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体认“”,以达“梵”的境界。而...,显然还不会有寺庙存在,寺庙的出现只能是僧团形成的产物。他们栖息的处所,往往是林间树下和洞穴。下面,我们不妨看看《经集》中描绘的佛陀栖息的各类修习处所:  如是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0863906.html
  • 《楞伽经》导读(一)

    “如来藏”视为实体,即很容易跟外道的“梵”、“”混同。是故《涅盘》便强调说——  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众生悉有佛性。   这便说明了“如来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是...即是印证行者所证的心识境界。然据慧可传记,则达摩的说法是:“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样,达摩所重视的,除了印心之外,恐怕便还有度世的一面。   慧可有一首很有名的偈颂,是因为有一位...

    谈锡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663964.html
  • 《坛经》法义之体会

    诸染,乃至净相,又是与心对待之各物。因此,  北秀乃把心物列观为二,颇似西方哲学之心物对立观;与西  方宗教之对立观,亦和中国天理人欲,划而为二的说法  ,以及一般所谓的良心恶念,各不相同的东西,...  州萝卜重八斤,以及云饼赵茶之类的东西,即可藉以被启悟  到绝非概   278页   念命题所能把握到的境界之彻了。故说禅宗以不立文字,直  指人心,言下见性为宗旨,即是为此。因是,初欲...

    萧春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1863976.html
  • 佛法真义

    起性即遍计所执性,遍计既空,依他亦空;如是则一切断灭。又有不达真如与诸法非异者,于诸法外别立真如,真实恒遍,为万法主。如是则与上帝何殊?乃同外道。又有不达有为无为非一者,而谓一如来藏,心开二门,一...觉疑佛者之妄情;期以共发大心,咸成正觉;故造斯论。  二  所谓佛法诠释者,佛者,觉也。对迷名觉,迷复云何?谓即种种遍计所执,颠倒妄想;虽复无边,根本约四:谓于无常计常,于苦计乐,无我计,不净计净;佛为对...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4464394.html
  •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

    上,它已十分接近顺世派的“积聚说”,尽管不像后者那样否认轮回。然而,照佛家自己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缘起说应该是既不同于数论派的“转变说” (即认所有现象都由一个最初因转变而成),又不同于顺世派的...它是历史上自“西方”来的学说中对于中国影响最深远者。  以上讲到,印度古人对于终极实在的超越性和不可规范性有特殊的敏感,所以在讲“彼一”、“梵”、“”时多用遮诠法,即通过否定(非……,非……)来显示...

    张祥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5364400.html
  • 周叔迦:八宗概要(1)

    不一不异是对治外道的人邪见。外道执著有神,而或者以为阴(五阴之一)是一体,或者以为与阴(五阴之一)是异体。所以说既无人无我,便不可说一说异。不来不去是对治缘觉和初发心菩萨的有所得见。缘觉...因果循环,才证明是性空无我。假如性实有,便是各各事物永恒的存在,既不由因生,也不转化为果,那也就无宇宙与人生了。宇宙和人生都只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相互结合,刹那不住的生灭着,按照一定的规律变演相续,其中无...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4464550.html